在A股市场的寒冬中,难熬的除了股民,也有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证券公司。在行业总体不景气的情况下,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不同,受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本文从IPO数量减少和融资额萎缩的角度,浅析对券商收入的影响。
前文中介绍过,证券公司的业务分为经纪业务、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自营投资、净利息收入等,其中投资银行(简称投行)业务的专业性最高,资源背景属性强,业务排名靠前的都是央企背景的大券商。尽管专业壁垒和资源壁垒深,当宏观环境不好、股票市场持续低迷,IPO融资受阻,投行业务也首当其冲。
券商的投行包括证券承销和财务顾问两块收入,证券承销指给拟上市企业提供财务尽调、上市辅导等,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IPO上市的承销费用,与募集资金的大小有关,如果行情好有超募现象,承销费用丰厚。
另一块是财务顾问费用,给一些有兼并意向的公司充当顾问,在标的筛选、财务尽调方面提供咨询和服务。市场景气时,企业都比较乐观,倾向于通过上下游兼并收购做大做强,市场不景气时,企业偏保守和注重现金流管理,财务顾问业务也受宏观环境的影响。总体来看,财务顾问收入较小,IPO承销收入是投行业务的大头。
一、 市场低迷,筹资金额大幅萎缩
2019年以来,注册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上市企业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井喷式爆发。数据显示,2018年境内IPO融资额仅1375亿元,2022年融资额达到5704亿,较2018年增长了3倍多,融资额连续4年增长。
券商投行业务业务和收入也呈爆发式增长,以国内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为例,2018年新股主承销金额127.8亿,到2022年增长到1498亿,翻了近10倍。证券承销业务收入从2018年的24.88亿增长到2022年的54.6亿,在注册制红利下,券商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这种情况在今年以来有了逆转。受宏观环境影响,今年沪深股市融资金额大幅减少,尤其是下半年以来,证监会强调要实现投资端和融资端的平衡。投资端就是吸引资金进来,这方面见效甚微,且由于外资的抽逃,入场资金有减无增。
融资端确实有了改善,从IPO家数上可以看出,2021年最高峰时期,每个月IPO上市家数达到50家以上,2022年以来月均IPO家数也保持在20~30家,且一直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从去年9月份开始,IPO数量锐减,10月和11月份,IPO数量分别为8家和9家,创下5年来新低。
从融资金额上来看,2023年前11月境内IPO融资总额3280亿,考虑到近期上会数量锐减和过会率降低,全年融资额估计在3500亿左右,相比去年5704亿的融资额萎缩达4成,也是近几年来融资额首次由增转降。
融资额同样萎缩的还有港股市场,2018年和2019年,港股市场融资额分别是902亿美元和956亿美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降了些,也还有739亿美元。2021年、2022年、2023年前11月港股融资额分别是306亿、542亿、168亿美元,相比之前近1000亿美元的融资额,萎缩了七八成了。网上也有人笑话香港由国际金融中心变成国际金融中心遗址。
二、 对哪些公司影响大
IPO融资额的大幅萎缩,对哪些券商影响大呢?截止2023年上半年数据,按券商的证券承销业务收入来看,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分别以33.2亿、24.25亿、17.84亿、15.91亿、14.37亿排名前五,也就是业内俗称的“三中一华”,加上海通。
再把时间推前一点到2022年底,证券承销收入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则排在第6名。总体来说,在承销业务这块蛋糕上,基本都由这几家老牌大央企瓜分,三中(指中信、中金、中信建投)比较稳定,而海通、国君、华泰等老牌大券商则轮流在前五中更迭。
IPO融资额的萎缩,对上述投行业务收入大的券商有影响,且这种情况在今年仍会持续,不过这些券商体量都比较大,收入也比较均衡,搞寒能力比较强。
最后说一下,IPO上市融资对股市的抽血,可能是股市低迷的原因之一,随着IPO数量的减少,长期来说对股市是好事,不过只止血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有活水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