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的寒冬中,難熬的除了股民,也有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證券公司。在行業總體不景氣的情況下,證券公司的業務結構不同,受影響的程度也不一樣。本文從IPO數量減少和融資額萎縮的角度,淺析對券商收入的影響。
前文中介紹過,證券公司的業務分為經紀業務、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自營投資、凈利息收入等,其中投資銀行(簡稱投行)業務的專業性最高,資源背景屬性強,業務排名靠前的都是央企背景的大券商。盡管專業壁壘和資源壁壘深,當宏觀環境不好、股票市場持續低迷,IPO融資受阻,投行業務也首當其沖。
券商的投行包括證券承銷和財務顧問兩塊收入,證券承銷指給擬上市企業提供財務盡調、上市輔導等,收入主要來源於企業IPO上市的承銷費用,與募集資金的大小有關,如果行情好有超募現象,承銷費用豐厚。
另一塊是財務顧問費用,給一些有兼並意向的公司充當顧問,在標的篩選、財務盡調方面提供咨詢和服務。市場景氣時,企業都比較樂觀,傾向於通過上下遊兼並收購做大做強,市場不景氣時,企業偏保守和註重現金流管理,財務顧問業務也受宏觀環境的影響。總體來看,財務顧問收入較小,IPO承銷收入是投行業務的大頭。
一、 市場低迷,籌資金額大幅萎縮
2019年以來,註冊製在科創板和創業板試點,上市企業數量和募集資金規模井噴式爆發。數據顯示,2018年境內IPO融資額僅1375億元,2022年融資額達到5704億,較2018年增長了3倍多,融資額連續4年增長。
券商投行業務業務和收入也呈爆發式增長,以國內券商一哥中信證券為例,2018年新股主承銷金額127.8億,到2022年增長到1498億,翻了近10倍。證券承銷業務收入從2018年的24.88億增長到2022年的54.6億,在註冊製紅利下,券商賺的盆滿缽滿。
不過這種情況在今年以來有了逆轉。受宏觀環境影響,今年滬深股市融資金額大幅減少,尤其是下半年以來,證監會強調要實現投資端和融資端的平衡。投資端就是吸引資金進來,這方面見效甚微,且由於外資的抽逃,入場資金有減無增。
融資端確實有了改善,從IPO家數上可以看出,2021年最高峰時期,每個月IPO上市家數達到50家以上,2022年以來月均IPO家數也保持在20~30家,且一直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從去年9月份開始,IPO數量銳減,10月和11月份,IPO數量分別為8家和9家,創下5年來新低。
從融資金額上來看,2023年前11月境內IPO融資總額3280億,考慮到近期上會數量銳減和過會率降低,全年融資額估計在3500億左右,相比去年5704億的融資額萎縮達4成,也是近幾年來融資額首次由增轉降。
融資額同樣萎縮的還有港股市場,2018年和2019年,港股市場融資額分別是902億美元和956億美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下降了些,也還有739億美元。2021年、2022年、2023年前11月港股融資額分別是306億、542億、168億美元,相比之前近1000億美元的融資額,萎縮了七八成了。網上也有人笑話香港由國際金融中心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二、 對哪些公司影響大
IPO融資額的大幅萎縮,對哪些券商影響大呢?截止2023年上半年數據,按券商的證券承銷業務收入來看,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分別以33.2億、24.25億、17.84億、15.91億、14.37億排名前五,也就是業內俗稱的「三中一華」,加上海通。
再把時間推前一點到2022年底,證券承銷收入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則排在第6名。總體來說,在承銷業務這塊蛋糕上,基本都由這幾家老牌大央企瓜分,三中(指中信、中金、中信建投)比較穩定,而海通、國君、華泰等老牌大券商則輪流在前五中更叠。
IPO融資額的萎縮,對上述投行業務收入大的券商有影響,且這種情況在今年仍會持續,不過這些券商體量都比較大,收入也比較均衡,搞寒能力比較強。
最後說一下,IPO上市融資對股市的抽血,可能是股市低迷的原因之一,隨著IPO數量的減少,長期來說對股市是好事,不過只止血是不夠的,關鍵還是要有活水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