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廠活動在8月份意外出現好轉,供應、國內需求和就業方面均得到改善,表明中國支撐經濟增長的措施開始出現成效。
數據顯示,中國8月財新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7月的49.2升至51.0,不僅高於市場預期的49.3,也創下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儘管周內公佈的官方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五個月出現萎縮,但財新制造業PMI重回50枯榮線上方,說明中國龐大的製造業活動正在改善。
財新制造業PMI面向沿海地區的出口導向型企業,覆蓋了約650傢俬營和國有製造商。官方製造業PMI涵蓋了全國3200家公司,主要對全國範圍內的國有企業進行抽樣調查。
消費不振、需求低迷、房地產市場悲觀以及居民信心不足等不利因素,可能將迫使中國當局需要出臺更多的刺激措施,才能扭轉經濟的悲觀局面,穩定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
儘管出口訂單出現大幅下滑,但製造商報告產出和總訂單量增加表明國內需求強勁。數據顯示,就業速度達到2010年3月以來的最快水平,未完成工作量連續三個月略微上升。
財新智庫經濟學家王喆指出,雖然消費者情緒降至11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但物流通暢以及原材料庫存下降都透露了積極的信號。季節性因素對經濟形成的影響減弱後,中國當局需要防止內需不足和預期疲軟演變爲惡性循環的風險。
近一段時間,爲了提振信心、穩定經濟前景,中國央行、財政部等部門連續出臺了多個政策措施,涉及房地產、個人收入和大宗消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