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能源車板塊分析——今年新能源車會更卷嗎?

05-16

新能源車作為新興的板塊近年來熱度很高,這個板塊前景如何,又有什麽需要關註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新年過後,比亞迪、「蔚小理」等新能源汽車廠商紛紛發布了12月和全年汽車銷量,其中比亞迪以302.4萬輛獲得中國汽車市場和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冠,同比去年增長61.9%,理想汽車則以182%的同比增長幅度領先新能源車企。蔚來和小鵬也分別取得30%和17%的增長。

表格1

去年11月,新能源汽車月度產銷首次雙超百萬輛。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7.4萬輛和10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9.2%和30%。1-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完成830.4萬輛,同比36.7%,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30.8%。

在消費疲軟的環境下新能源車的增長尤其亮眼。不過在行業一片向陽背後,也能感受到部分車企的寒意。

11月3日,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發全員信回應裁員傳聞,稱公司將減少10%左右的崗位,具體調整會在11月完成。近日網上爆料李斌找新勢力頭部車企求並購,被這家新勢力頭部企業老大直接否決了,理由是1~10階段企業將專註於現有品牌的競爭。

11月9日,在「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咖薈·汽車夜話」上,許久未公開露面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談到行業競爭,「今天大家有很多焦慮,都沒掙到錢,而且賠得也很多,現在零部件競爭很厲害,整車競爭也很厲害,利潤都很薄了,但既然走上這條路就要堅持下去。」 魏建軍更是建議車企要堅持底線思維、長期思維,回歸對造車純粹的熱愛,遵紀守法。

從2020年至今國內新能源車產銷量已經連續4年高增長了。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11月,新能源車銷量增速分別是16.47%、168.79%、88.14%和36%,盡管去年仍維持了36%的增長,增速已經明顯在放緩了,比增速放緩更讓人擔擾的是行業的產能擴張速度。

表格2

數據來源:Wind、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一、從動力電池到整車,瘋狂擴產

年報資料顯示,2021年比亞迪員工總人數28.8萬人,2022年達到57萬人,去年秋招會期間,一天內收到12萬簡歷投遞,潮水般湧入的簡歷一度造成網站卡頓,預計去年底員工總人數將達到70萬人。

人員激增的同時,資本開支和產能也在快速擴張,去年底比亞迪固定資產加在建工程共計1760億,較2020年增長2倍多,去年前3季度,比亞迪資本開支超過去年全年達到1000億,資本開支加速擴張。

據統計,目前比亞迪深圳、西安、長沙、合肥等城市建立和規劃了9座整車工廠,規劃年產能共582萬輛,去年國內新能源車總銷量預計900萬輛,比亞迪規劃產能可達去年銷量的60%多。

擴產的不只比亞迪一家,其它新勢力也在擴產,理想的北京基地去年底投產10萬輛,蔚來合肥第二工廠今年規劃擴產20萬輛,小鵬也有擴產計劃。

傳統車企也加速融入新能源車大潮,去年1~9月,吉利、長安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都超過30萬臺,上汽新能源車銷量達到65萬輛。長城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從年初的12%提升到19.5%,廣汽埃安銷量占廣汽集團總銷量從年初的11%提高到19.6%,比年初提高了近1倍。

表格3

數據來源:Wind、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盡管新能源車的產銷量大幅增長,但汽車消費總量卻沒有增長。2018~2022年,國內乘用車總銷量分別是2367萬輛、 2143萬輛、2013萬輛、2146萬輛和2355萬輛,總銷量在2018年達到頂峰,2019年和2020年連續2年負增長,即使2021年2022年恢復增長,也沒有達到2018年的銷售量頂峰。

換言之,總蛋糕並沒有變大,新能源車從傳統燃油車口中搶走了蛋糕。

國內汽車消費飽和,出海能緩解產能擴張的焦慮嗎?從去年開始,國內車企加大海外市場的布局,比亞迪ATTO3車型(元Plus)在泰國、新加坡等國家連續斬獲月度銷冠,海豹在歐洲和日本打開市場。

長城汽車在俄羅斯、泰國、巴西建立了整車生產基地,奇瑞出口銷量持續攀升,去年上半年出口量占總銷量過半。但總體出口占比仍較小,且以傳統燃油車出口為主,新能源車出口可忽略不計。

去年1~9月,汽車累計出口338.3萬臺,占汽車總銷量的16%,其中乘用新能源車累計出口9.66萬臺,占出口量的2.8%,僅占國內新能源車銷量的1.3%。

大幅擴產同樣發生在上遊動力電池和電池基礎材料上,在不久前召開的「2023年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廣汽埃安副總經理張雄說到,目前全行業動力電池產能1600GWh,而市場需求只有700GWh,行業產能利用率僅44%。

動力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與鋰電隔膜這5大細分產業鏈中,企業產能規劃均遠超2025年第三方研究機構對市場需求預測上限,嚴重產能過剩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就在新勢力廠商和傳統車企忙著擴產時,問界攜新M7卷土重來,智界新車4天預訂量破萬,一條跨界的鯰魚正在攪動汽車行業

二、堅決不造車的華為

去年3月,任正非再次簽發關於汽車業務決策的公告,強調5年內華為不造車,也不投資任何車企,並強調合作車企不能使用華為/HUAWEI商標在整車宣傳和外觀上。華為雖然不自己動手造車,但和車企合作越來越多,華為與車企合作有三種模式。

零部件供應模式,華為僅向車企供應零部件,包括電機、電池管理系統、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相關部件等;

Huawei Inside模式(HI模式),即車企使用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包括計算與通信架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華為與車企共同定義、聯合開發。比如與長安合作的阿維塔、與北汽藍谷合作的極狐(由HI模式升級為智選模式)。

第三種是智選模式,相比HI模式更深度參與到車企、核心零部件選用、營銷服務體系等領域,並且合作車型還會進入到華為的終端店面進行銷售。

比如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AITO問界品牌,從設計到研發再到營銷全鏈條基本都以華為作為主導,再配套HarmonyOS智能座艙,賽力斯主要負責生產製造以及交付。與華為智選模式合作的還有和奇瑞、江淮,奇瑞新車智界S7已上市。

10月賽力斯品牌銷量達到14500臺,時隔10個月後銷量再次破萬,在新勢力車企中排名第五。伴隨新M7的熱銷和即將上市的M9新車,賽力斯的野心遠不止於此。目前賽力斯的兩江智慧工廠(一廠)和鳳凰智慧工廠(二廠)加總年產能30萬輛,12月底將投產的超級工廠(三廠)設計年產能70萬輛,規劃年總產能達到100萬輛。

目前蔚小理三家加總的產能約110萬輛,若賽力斯滿產滿銷,相當於今年車市上多了一個蔚小理,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華為與奇瑞合作的智界品牌汽車也在11月發布上市,在廣州車展上與問界品牌一起展示在鴻蒙智行展廳,與江淮合作的MPV和高端SUV按計劃推進中,預計今年下半年上市。華為不造車,卻是造車界最大的鯰魚和推手。

據接近華為人士稱,華為智選模式合作的三家車企,分別對標的就是造車新勢力蔚小理,增程式的問界對標理想,新M7對標L8、M9對標L9,奇瑞純電動智界對標小鵬,江淮中高端SUV瞄準的就是蔚來。

三、政策刺激後遺癥

當經濟下行和消費需求不足的時候,國家和地方就會出臺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來對沖經濟下行和提振消費,我國歷史上出臺過三輪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

第一輪2009年至2010年,采用汽車購置稅減免、汽車下鄉、以舊換新多管齊下,2009年、2010年汽車銷量同比增長45%、32%,但刺激政策提前透支了後兩年的汽車消費,2011年和2012年汽車銷量僅增長了2%和4%,直到2013年才恢復到兩位數以上。

第二輪2015年10月至2016年,本輪刺激同樣采用購置稅減免政策,於15年10月開始實施,2016年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5%,隨後2017年和2018年銷量增長下滑到3%和-3%。刺激政策對未來透支效果明顯。

第三輪2019年3月-2020年,刺激政策對象主要針對新能源汽車,包括以舊換新、加大補貼、免除新能源車購置稅等,在刺激政策和油換電趨勢雙重影響下,新能源車銷量大幅增長,但汽車消費總量並沒有增長。

表格4

數據來源:Wind、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去年國家出臺了多項促進新能源車增長的舉措。2023年4月,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印發通知,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促進新能源車下鄉;9月國管局印發《中央國家機關所屬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管理辦法(試行)》,倡導公務用車新能源車,湖南、濟南等多地積極影響。

汽車需求總量是有限的,刺激汽車消費只是將潛在的需求前置和透支未來的需求,從前兩輪刺激政策效果來看,刺激後的一兩年汽車銷量增速有明顯的下降。

去年前11月,在刺激政策下新能源車銷量增長36%,連續4年高增長,但增速明顯在放緩。10月新能源車滲透率超過30%,相比年初提高了5個百點,但滲透率提升也在放緩。刺激過後的新能源車今年還能增長多少?

汽車總需求量有限,現有新能源車企繼續擴產,華為系造車新勢力來勢洶洶,被逼到死角的燃油車也要降價反撲,今年的車市會更卷嗎?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全文完

相關百科

科技股

科技股是指在科技產業中從事研發、生產、銷售等業務的公司的股票。這些公司主要涉及信息技術、通信、半導體、軟件開發等領域,其股票常常被認爲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和風險性。

可能錯過的

風險提示

TraderKnows是一家金融領域百科媒體,所展示的信息來自公開網絡或用戶上傳,TraderKnows不推薦任何交易平臺或品種。對於因信息使用導致的交易糾紛或損失,TraderKnows概不承擔責任。請註意,展示的信息可能有滯後性,用戶應獨立核實以確保信息准確性。

聯繫我們

社交媒體

地區

地區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