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大衆集團向美國電動卡車和SUV製造商Rivian投資了50億美元,使這家初創公司的股價大幅上漲。
然而,大衆的股價卻下跌了1.6%。
一些分析師稱讚大衆和Rivian成立合資企業以幫助這家德國巨頭提升軟件能力,但這一投資引發了成本擔憂,並突顯了大衆在關鍵領域的問題如何削弱其全球電動車轉型。
作爲全球第二大汽車製造商,大衆在歐洲、美國,尤其是中國面臨重重挑戰。以比亞迪爲首的中國本土電動車製造商正搶佔其市場份額。過去兩年,大衆的市值損失超過了任何主要競爭對手。
到2030年,大衆計劃在中國推出30多款新的電動或混合動力車型,並希望將銷量從目前的約300萬輛提高到400萬輛,市場份額提升至15%。
然而,在短期內,大衆的首席財務官Arno Antlitz告訴路透社,公司預計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繼續下降,並希望在歐洲維持現有地位。
大衆在中國的困境突顯了外國汽車製造商在該國的暗淡前景。本土電動車製造商憑藉高科技、低成本車型主導了全球最快的電動車市場轉型。大衆特別脆弱,因爲中國市場佔其總銷量的約三分之一。
這使得大衆規模較小的美國業務承擔了其最大的增長野心:該汽車製造商計劃到2030年將其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增加一倍以上,達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