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信建投的Logo來看,和中信證券一模一樣的CITICS的圓形臉譜Logo,但實際上中信證券除了持有4.9%的中信建投股權外,已經和中信建投沒有太多關系了。中信建投的前身是華夏證券,2005年10月,中信集團與建銀投資共同參與了華夏證券的重組,並改名為中信建投證券,中信證券成為中信建投的控股股東。
後來因為監管一參一控的要求,即同一實控人名下只能控股一家和參股一家券商,中信證券將中信建投部分股權轉讓給了北京市國資委,中信證券僅保留了不到5%的股份作為財務投資。
現在中信建投的主要股東是北京金控集團和中央匯金公司,而北京金控集團是北京市國資委旗下的資本運營平臺,也是國內僅有的的三家持牌金控公司之一,中央匯金公司的實控人中投集團,是國家層面的資本投資平臺。
一、 中信建投的業務結構
根據中信建投2022年報披露,來自於經紀業務、自營投資、投行、資產管理、凈利息收入、其他收入占比分別22%、16%、22%、5%、9%、26%,業務結構相對均衡,從幾個主要業務在行業排名來看,經紀業務凈收入51.95億,行業內排名第7;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51.35億,排名第3;資產管理規模4774億,排名第5,營業收入275億,排名第5,歸母凈利潤75.07億,排名第9。
從業務排名來看,投行和資產管理業務明顯偏強,營業收入排第5位,而凈利潤卻排在第9位,相比招商證券和廣發證券,營業收入比中信建投要少,但凈利潤卻比中信建投還要高,主要原因就是少了參股公募基金這一塊大肥肉。
以招商證券為例,招商參股了博時基金和招商基金,這兩家公募去年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都是前10名,可謂是兩顆大的搖錢樹,招商持有博時基金49%股權,持有招商基金45%,兩家基金2022年貢獻了17億的權益投資收益。
廣發證券參股22%的易方達基金,易方達去年上半年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9630億,排名第一;控股54.5%的廣發基金,去年上半年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6690億,排名第三,公募基金前三中,公司參股和控股了兩個。
2022年,廣發基金並表資產管理收入81.5億,占廣發收入的三分之一,參股易方達的權益投資收益8.7億,兩家基金公司合計貢獻的凈利潤超20億,占廣發凈利潤20%以上。
中信建投雖然也持有中信建投基金100%股權,後者同樣也是公募基金,不過規模相比博時、易方達等相差甚遠。
二、中信建投與中金孰強?
有意思的是中信建投和中金在2022年的營收、凈利潤、二級市場市值都差不多,在營收方面中信建投略大於中金,凈利潤相差不大,從業務優勢上來看,兩家各有特色。
中金的自營投資一直比較激進,近幾年收入占比都在40~50%之間,在整個上市券商裏都是比較高的,去年自營權益及衍生品頭寸占凈資本比例高達57.5%,在所有上市券商中排名第一,自營頭寸比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場外期權業務比較強,而中信建投在自營投資上要保守些。
而在投行業務上,兩者相差不大。中金勝在海外市場,去年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54.65億,行業排名第二,而中信建投以53.1億證券承銷業務收入緊隨其後。
再看資管業務方面,單看資管部門中金2022年資管凈收入13.65億,雖較中信建投的9.82億要高些,不過相比其它控股公募基金並表的資管收入,都在隊尾老遠了。2022年中信證券並表華夏基金的資管凈收入是109.4億,廣發證券並表廣發基金的資管收入是89億,對比來看,中金和中信建投的資管差距也並不重要了,兩家差的都少了管理規模大的公募基金這種搖錢樹。
最後,從母公司財務杠桿的角度來看,中信建投資本杠桿倍數14.9倍,資產負債率81.7%,中金資本杠桿倍數11.2倍,負債率84.7%,中金的財務杠桿和風格都更激進些;
之前市場上傳過幾次中信和中信建投的合並,不過行業內兩大巨頭合並的難度要比以大吞小的難度要大的多。目前中信建投的第一大股東北京金控和第一創業的實控人都是北京國有資本運營,還有首創證券實控人是北京市國資委,而北京金控是首批持牌的三家金控公司,整合的阻力會更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