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顯示,德國經濟將在2023年萎縮,使其成爲今年七國集團(G7)中唯一一個正式衰退的經濟體,“歐洲病夫”這個綽號再次悄然出現在各大媒體上。1998年德國首次被冠以這一稱號,當時該國正在應對統一後的經濟挑戰。
不過,部分經濟學家認爲這一綽號並沒有公平、準確的描述德國經濟表現。貝倫貝格經濟公司(Berenberg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Holger Schmieding上週表示,將一個就業率保持高位、職位大量空缺的經濟體稱爲“歐洲病夫”確實不合適。
儘管德國在2023年第一季度陷入衰退,但現在的德國與上一次作爲歐洲“病夫”的時期存在重大差異,包括來自外部地緣政治挑戰和全球經濟放緩的壓力。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World economy)商業週期和增長研究主任Stefan Kooths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拖累德國經濟的問題可以分爲兩個截然不同的類型,一是全球經濟前景帶來的週期性問題,一個是源自德國本身的結構性問題。
荷蘭國際集團(ING research)全球宏觀研究主管兼首席歐元區分析師Carsten Brzeski表示,德國目前經濟狀況與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德國目前面對的是經濟的週期性“逆風”。中國疫情結束後的經濟低迷打擊了世界各地的製造業國家,而更高的利率和能源價格也對製造業國家產生較大的影響。
德國作爲歐元區以及全球最重要的製造業國家之一,其出口主要集中在汽車、機械、工具和化學品等隨着經濟起伏而起伏的行業。全球主要國家放開疫情管控後,德國的出口行業並沒有出現預期中的增長。
德國聯邦統計局(federal statistics office)的數據顯示,德國6月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商品價值僅比上月增長0.1%,中國的6月出口環比下降5.9%,出口低迷使得德國幾十年來首次出現對外貿易逆差。
與週期性的經濟“逆風”相比,自身的結構性問題纔是德國擺脫“病夫”形象的關鍵。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Joerg Kraemer稱,沒有可信的全面改革方案是德國經濟表現不佳的根本原因。德國需要降低公司稅、加快審批程序,增加道路、橋樑和數字基礎設施的投資,提高電價競爭力。
Kooths表示,自1991年以來,德國的工作時長一直在下降。作爲歐洲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如果不進行相關的改革,則難以改變德國引以爲傲的製造業及經濟增長低迷的局面。
另外,受《2050能源效率戰略》的影響,俄烏衝突爆發後,德國與歐洲其他國家一樣受到能源供應的困擾。如德國4月關閉最後三座核電站加劇了國內的能源緊張。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Siegfried Russwurm早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受能源成本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德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表現良好,但在本國的運營卻異常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