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面臨新的挑戰,這一次的壞消息不是來自希臘、意大利,也不是來自歐元區較貧窮的南部國家,而是來自於歐洲經濟的發動機——德國。
受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響,如與主要合作伙伴中國的貿易疲軟、製造業和建築業大幅下滑、俄烏衝突導致的能源價格高昂等。德國正在阻礙整個歐元區的增長前景,並有可能拖累歐元區陷入衰退,而這可能將迫使歐洲央行改變其當前控制通脹的貨幣政策。
市場認爲,歐洲央行可能不得不盡快結束加息進程,如同2011年時的緊縮週期時那樣。當時,希臘、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和塞浦路斯的債務危機,使得整個歐元區經濟面臨崩潰的風險。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經濟學教授Richard Portes稱,歐洲央行現在面臨的問題與2011年有一些相似之處。
與上一次緊縮週期不同的是,這次對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產生威脅的不是南歐或二線國家,而是作爲歐元區經濟領頭羊的德國。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的經濟學家Ralph Solveen表示,如果政府不採取果斷行動,德國很可能繼續在歐元區的經濟增長排行榜上墊底。
雖然德國乏力的經濟增長受俄烏衝突引發的能源緊張、中國需求萎縮等因素影響,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德國過渡依賴出口、缺乏投資及勞動力短缺。
當然,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也是導致德國失去昔日光環的主要原因。歐洲央行有意識的通過提高利率抑制經濟活動,試圖將去年一度達到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降至2%的目標。而借貸成本上升對製造業的傷害尤其嚴重,而歐元區沒有哪個國家的工業部門可以超過德國。
Portes表示,因德國處境困難而放鬆貨幣政策將是不明智的,但若繼續收緊貨幣政策勢必將進一步打擊德國的經濟增長前景。德國目前的經濟表現使得歐洲央行陷入兩難的選擇,一方面,較高的通脹水平使得歐洲央行無法立刻停止緊縮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將使得德國的經濟前景更加悲觀、甚至將德國推入衰退的深淵。
對於德國和歐洲央行目前面臨的困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教授裏Ricardo Reis建議歐洲央行需要像以往那樣,關注“12或18個月後”的通脹預期路徑,而不是當前的通脹數據。
近期數據顯示,不包括能源、食品、酒精和菸草在內的通貨膨脹率降至5.5%之後,歐洲央行部分官員發出暫停加息的暗示。其中,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歐洲央行在這個時間點沒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而歐洲央行董事會成員Fabio Panetta提出維持高利率,而不是進一步加息。
儘管歐洲央行可能會繼續暗示必要時將再次加息,但歐洲央行部分官員的近期言論,都爲9月份暫停加息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