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量供應商是外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英文全稱爲Liquidity Provider,簡稱LP。流動性是市場架構高效的關鍵,確保交易訂單有個現成的買家或買家,確保了更容易的交易流程、更低廉的交易成本以及更有競爭力的貨幣對定價。因此流動性的存在,外匯市場才能因而變得繁榮。若失去了流動性,許多交易員便會認爲外匯交易不切實際了。
流動性根據三大要素來衡量,分別爲大小、價格及時間。流通性充裕時,投資者便能成功在實時價位附近進行大量交易,時間也很快。另外,流動性的一個流行指標是買賣差價,也就是常聽到的“點差“。流動性是市場良好運轉的重要特徵,因爲能夠激發不少參與者對外匯市場的信心。全球外匯市場目前每日的交易量高達6.6萬億美元,讓該市場成爲全球金融市場中流動性最強的市場!負責市場流動性的流通量供應商會進行買賣外匯於較小的銀行、經紀商和公司。然後,較小的經紀商就能夠分割這些頭寸,並將它們提供於市場上的散戶參與者。其實流通量供應商與客戶都是屬於相互需要的合作模式,因爲雙方都需要對方來維持經營。
外匯流通量供應商是把訂單清算到國際市場的接收方,提供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流動性數據服務,抓取最優的價格反饋於下游的零售外匯經紀商。流動性技術上的開發是流通量供應商專注的部分,爲中小外匯經紀商的STP/ECN模式提供技術支持。另外,流通量供應商一般商會和兩家以上的大型銀行對接,其中一家被設爲備用,好讓確保持續穩定的流動性。
外匯市場是全球流動性最好的市場,參與者分別包括了大型銀行、中央銀行、機構投資者、零售業外匯交易商、公司、政府、其它金融機構和散戶投資者。他們造成的高成交量將能提升市場流動性。,銀行、政府及公司是外匯交易的主要參與者。隨着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散戶投資者佔比逐年提高。一般上單子越多,買賣量越大的地方流動性就越好。若是極端的情況,就會面臨閃崩。例如,所有人都同時只想賣掉手裏的單子時,流動性也就枯竭了,價格也會一直下降。何謂外匯市場的黑天鵝事件?在外匯交易實戰種,客戶的指令或許涉及滑點,充分的流動性和龐大的交易量可以避免滑點過大的情況發生。這時候,一個高度透明的平臺就顯得十分關鍵。
流通量供應商其實有被分爲不同層級,想要最頂級的流動性,就必須選擇越貼近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層級,像是國際大銀行,主要包括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滙豐銀行、摩根大通、瑞銀集團、荷蘭銀行等(也有一些保險和基金公司,像是量子基金、貝萊德等也享有外匯市場報價權)。所有訂單的終點都將在這些銀行,而他們的處理方式有兩類。首先是對沖,若對沖不完就會互相拋。當一家銀行接受了太多訂單並持有過多的淨頭寸,對銀行本身而言是有着很大風險的。所以若一家銀行對沖完後,手裏還有一萬手歐美空單,它就會對自己銀行間的夥伴們喊出一個價格,手裏有足夠多單的銀行,就會接走這些單子,平掉頭寸。
不過市場上並不可能永遠是一半空單一半多單,這些銀行也存在互相拋也無法解決的部分,就是銀行的風險頭寸部分,也是用以投機盈利的部分,這部分不會過多。因此,銀行也會根據自己的風控系統來判斷要和不要的單子,且銀行也不會在某個貨幣對走勢一邊倒的情況下,傻傻吞下反向的單子,市場的流動性也會變差。
雖然要獲得頂級的流動性,經紀商就該選擇國際知名大銀行,但問題在於不少經紀商們會面臨個現實問題。要與這些大型國際銀行對接不僅需要相當高的現金資本,且還要有高要求的技術門檻。因此,大部分的經紀商並不會選擇直接與頂級的國際大銀行進行對接,而是向非銀行機構的流通量供應商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