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從週日開始訪問中國,旨在拉近兩個全球超級大國在經濟上的關係。
中美曾經是彼此最大貿易伙伴,但如今美國與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貿易關係緊密,而中國則更多地與東南亞進行貿易。
分析師認爲,這是東半球和西半球貿易區域化的新趨勢,分別由這兩個超級大國主導,這可能對全球增長構成風險。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政治研究員Neil Thomas稱,貿易模式的變化顯示,中美雙方對彼此實施的經濟限制開始向貿易轉移。這可能導致國際貿易的地區化更加明顯,其他被捲入的國家可能發生通脹和增長受限。
在特朗普徵收關稅後,現任總統喬·拜登和一些美國盟友聲稱出於安全考慮,限制向中國出口先進半導體及其製造設備。而中國已限制兩種用於半導體制造的金屬的出口。
美國官員表示,Raimondo將傳遞一個信息,即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鉤,但將保護其國家安全。中國官員表示,中方期待討論雙邊貿易中的挑戰。
同時其他因素也在影響着中美貿易。較高的美國利率削弱了需求,包括來自中國的產品,中國經濟正因國內消費疲弱、房地產問題、高債務和產能過剩而陷入困境。
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上半年的雙邊貿易額同比下降19.6%,約爲676億美元,而去年貿易額創下了69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美墨加協定是促成區域化的因素之一,該協定於2020年簽訂,與此同時,中國加入了與東南亞10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中國還申請加入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之一—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該協定的前身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特朗普政府決定在2017年退出TPP協定。然而,中國要加入這個太平洋貿易集團,需要獲得所有成員國的批准,包括美國的盟友。
劍橋大學William Hurst教授表示,美國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向加拿大和墨西哥施壓,不同意中國的加入。這兩個國家更看重與美國的北美框架下的貿易,而不是與中國的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