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的交易中,確定性的事是什麼?
有很多人認爲交易的「不確定性」是指市場像一個複雜的混沌體、走勢頻繁轉折、價格變化完全無規律、純粹的概率支配了一切,但這個理解是錯誤的。
不確定性的定義
市場的不確定性應該分爲三大方面,價格方向的不確定,波動時間不確定,漲跌幅度不確定。
1、價格方向不確定
指的是我們無法準確預知未來的波動方向,例如在震盪中,我們沒辦法定論它要往哪裏破位,或者單邊會持續前進,還是回頭轉折。
2、波動時間不確定
比如我們看日內小時線,歐元突然出現一根突破型的K線,但它的上漲狀態能否在未來時間延續,我們不確定。
可能小時級的單邊濃縮在一根K線內,也可能它是日線級別走勢的前兆,時間不確定指的是價格運動的持續週期無法確定。
3、漲跌幅度不確定
交易者總是對於趨勢的幅度缺乏認識,有時候我們以爲它是日線級的趨勢,其實它小時級雄起一下就震盪了,有時候我們以爲它會很疲軟,結果它在周線上硬了大半年。
如果說交易最難的東西是什麼,莫過於去預估價格的幅度。
比如昨日馬克思一句話讓比特幣跌了10%,去年的黃金和美股閃崩, 16年的美國大選和公投, 15年的瑞郎風暴和黃金烏龍指, 14年有什麼我忘了, 13年塞浦路斯拋售黃金等等。
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爲“黑天鵝事件” 某些概率非常小的極端情況突然出現,對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
導致市場運動偏離了原來的軌道,進而完全扭轉短期的波動規律。
我們從圖表上用技術分析去理解市場,是拿着已有的三大要素(方向、週期、幅度)來做推理。
什麼是已知呢?
我打開圖表,看着昨天的走勢,前天的走勢,在這個基礎上是已知的,而做出的推測必然不能逃脫近期歷史走勢的影響,也意味着我們無法預測的實質是因爲不知道明天會有什麼新的變量信息來影響市場。
就好像我們解算術題, (前天的)1+(昨天的)1=(明天的)2,這是合理推測, 如果你算出 了,顯然這是不合邏輯的推測。
但偏偏這些無可預料的新衝擊,對市場和人類的歷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推動歷史跳躍式發展,市場自然也存在跳躍性的規律。
迴歸正題,朋友們到了這裏如果還模糊的話,不妨跳出“獨立概率”“局部思維”來理解一下這個問題。
所謂三大不確定性的實質是什麼呢?
是描述市場局部的運動方式不確定,並不是市場完全隨機漫步不分晝夜的概率轉折。
價格未來的運動軌跡什麼不確定呢?是因爲我們控制不了信息的變量而測不準。
但不代表客觀的發展規律不存在!
就好像你在蹲着看螞蟻,一隻螞蟻左突右撞,你無法理解它的意圖它的目標去向,而我們看市場也是如此。
面對市場下一分鐘的方向,小時和日內的幅度, 突然變強的波動它能持續多久,這些短期和局部的運動軌跡無可預測,就像我們看到每一隻螞蟻它們行爲去向都不一樣。
但一窩螞蟻呢?它的存在是有必然普適規律的,種羣的分工主導了每一隻螞蟻的生物習性, 它們每一隻的行爲都不同, 但它們的目的是相同的,尋找食物,繁衍種羣。
所以我們明白了,局部和細微的波動軌跡不可預測的原因在於它的意圖不夠統一和明確。
而市場的宏觀走勢和趨勢狀態爲什麼可以相對確定呢?
因爲它就像一窩螞蟻, 團結爲整體,驅動其前進的是共同利益和需求。
從主力的利益和需求出發,價格行爲的預測性提高了, 因爲只有少數人可以在市場中受益,趨勢的發展總會對多數人不利。
交易好比打撲克牌,如果玩了一輪還找不到牌桌上那個倒黴蛋的話,那麼這個人很可能就是你自己。
用一句話形容,偶然的結局其中存在必然性, 而必然的規律產生了偶然的結果。
那麼市場的確定性是什麼?
價格的微觀軌跡無法確定,但不代表價格波動是沒有邏輯的,我們從螞蟻的例子中得知:
A、走勢的內在推動是萬事萬物變化的客觀規律
B、是羣體人性驅動的市場行爲
C、是市場平穩和失衡的週期循環
從這三個角度,我們來聊一聊爲什麼單次結果無法確定,但產生概率面的層次卻有高度的可預測性。
1、萬事萬物變化的基礎規律是慣性
趨勢的產生,是價格打破了震盪邊界,市場的波動方式開始受着慣性支配。
例如一座大壩的崩潰,往往源於一個小小的裂縫, 而巨量存水的壓強會導致裂縫不斷擴大,繼而沖垮阻擋一瀉千里。
市場總會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進,但多數人邏輯重點放到了突破上,只要看見突破不去定義級別就無腦追趨勢了,所以經常捱打後抱怨信號可靠性不高。
而實際上的突破概念,價格本身的動能並不源於單純的突破,而是震盪蓄力的“壓強” 通過對於震盪級別的評估,延伸出趨勢級別的定義。
絕大多數做不好趨勢的交易者,問題都出現在這裏:
1、能看到趨勢的產生,但卻不會評估趨勢的級別。
2、無法評估趨勢的級別,便不可能預估到未來的潛在獲利空間。
3、繼而對於趨勢未來的發展沒有概念,導致沒有信心去持倉,錯失利潤。
堅定持倉並不是無知下的忍耐,而是明確潛在的利潤,你知道手裏拿着一百, 又看清了腳下躺了十萬,這個要不要撒手去撿的選擇題,你會怎麼選呢?
2、羣體人性驅動的市場行爲
簡而言之,傳統交易者大多都是基於價格信息作出決策。
在分析能力上我認爲交易者能力的差異並不大,甚至在次級轉折和日內波動上面,很多老手還比不上新手。
那麼差別在哪呢?
在於對主要趨勢運動的多層次理解,還有未來發展節點的剖析,這些關於市場主導趨勢(方向、級別、幅度)的研判就出現認知的差異了。
新手難以明確趨勢結構,而老手善於辨識趨勢中存在的發展節點。
例如新手看趨勢,他記不清楚短期的強阻在哪,也不清楚強阻破位之後,趨勢的動能怎樣理解,只去傻乎乎的去喊着順勢爲王, 這是沒用的。
而老手,則是不斷的拆分趨勢,儘量以結構化的思維來理解局部走勢,這樣就明確了介入信號機會。
比如震盪能否形成中繼,而中繼的破位又代表產生新的結構,進而用實際走勢來驗證交易思路的正確性,這樣市場並非不確定,正相反它對你來說是確定的。
羣體預期會經過特定走勢、重要心理節點、臨界強阻,來形成統一和合力,你掌握了這些節點,那麼就如我上文說的,單次概率不可預測, 但在概率面上有極強的可預測性。
通過這些要素構建出的交易策略,是絕對具有正期望,只看你能不能落地執行了。
3、市場平衡和失衡的週期輪轉
從技術面角度去理解趨勢的本質,便是平衡向失衡的過度。
例如震盪,決定震盪狀態的前提是價格在圍繞着價值擺動。
想象一下,全體投資者的預期和決策產生了該品種的“價值” 。而價格在圍繞價值波動的時候,也必然產生了市場中交易者的投機行爲。
“價值共識”作爲衡量價格高低的錨點
漲了一些, 有人認爲過高了, 便去賣出做空 , 而跌了一些, 又有人對比後得出價格低了,進而去買入做多。
市場狀態平衡,價格會陷入震盪,從圖表上表現出的形式是明確的邊界,價格在震盪區間內來回擺動。
但深層次的邏輯則是羣體交易者的預期分歧和投機行爲,低了就多, 高了就空。
而市場失衡狀態,則是平衡被打破的過程,作用於價格的信息是隨着時間延長而增加的,咱們交易者只能根據歷史走勢做出歸納,卻無法預知未來會有什麼新的因素打破平衡。
平衡一旦被打破,交易者的預期會在市場中得到兌現,什麼預期?
按耐已久的獲利需求,市場震盪了三個月,趨勢交易者也苦等了三個月,你以爲這三個月沒有意義嗎?恰恰相反。
等待包含着期望,期望則代表大家的意願,當大家的預期形成的潮流的時候,任何願望都會在走勢中得到兌現。
換一種說法, 憋久了的情緒和需求, 那玩意你想想。 。
當市場預期形成了潮流,交易者的觀點又和當前走勢形成了一個強化效應。
打個比方,黃金1800破位當天,覺得能到1815就不錯,第二天看到了價格在1825又覺的未來應該能到1845,到了1845又看1860。
交易者是根據歷史走勢來做決策,而明確的趨勢必然會滋生過於樂觀的投機行爲,在這種互相的自我強化中,慢慢的產生了樂觀/激進/極端的市場情緒。
如果你能定義和分清樂觀情緒、激進情緒、極端情緒三者的劃分,那麼又是一項了不得的規律優勢。
4、所謂平衡和失衡的區別深層次的邏輯
平衡的核心是交易者對於價值的認定,震盪環境中價格高或者低,都有自發的投機行爲來糾正價格的偏差。
而在失衡的狀態中市場缺乏了糾正者,大家都是興奮興奮再興奮,狂熱狂熱再狂熱,誰跟趨勢過不去,就是攔火車頭的。
所以趨勢的衰竭反轉,往往源於支撐價格的極端預期慢慢迴歸理性,而非有什麼強勢外力作用。
從這個理念出發,任何猜頂抄底行爲都很愚蠢,倉位管理就變成了很簡單的事情。
它無非就是在預期合力之時建倉,在樂觀之時積累倉位,在激進時縮減倉位降低執念保持靈活,在極端中推進清倉線,直到最終趨勢反轉的清算。
這也就是我經常提到的,倉位管理並非滾雪球,而要通過對於趨勢背景狀態的定義,來擬合不同的波幅做增減調倉,背後的邏輯則是跟隨市場情緒的變化來調整交易預期。
交易系統的本質,是我們基於對於市場走勢的理解構建了一個決策模型。
例如我提到的幾點價格運行的本質規律,當你歸納出這些特定走勢結構,用交易框架去理解走勢背後的邏輯, 自然市場波動在你眼裏就不再是未知的,而是已知的。
我們過濾掉的大多數走勢信號,並非是看不懂它如何走,只是因爲概率價值太低,風險成本划不來而已。
所以確定還是不確定,某種程度上是主觀性的,如果非要以預測未來的角度去定義它,這世上又有什麼是確定的事物?
不妨拓展思維,想一想這個問題: 爲什麼每一窩螞蟻挖掘出的洞穴,結構都非常一致呢?
有人以爲基因記憶,有人覺得受環境潮溼影響,也有人說微小生物的智能
但要我說,那是最符合生物習慣,最高效建築結構,漫長進化的終點, 它從來沒有什麼智慧設計,只是按照最高效且節省能量的方式去做了而已。
那麼市場呢?我們這交易螞蟻們,構建出的最高效結構是什麼?想明白了這個問題,就抓到了穩定盈利的奧祕,符合人類行爲習慣的終點。
更多疑問請聯繫cwg阿海微信;ahaidanshenkeliao